青岛科技大学:研发多功能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双靶点测定!

青岛科技大学:研发多功能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双靶点测定!

传感新品

【青岛科技大学:研发多功能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双靶点测定!】

近日,青岛科技大学接贵芬教授开发了一种基于ZnIn2S4(ZIS)/ZnS量子点(QDs)@Au-Ag的多功能光电化学(PEC)生物传感器,该生物传感器与CRISPR/Cas-12a偶联,用于双靶点检测。


开发的ZIS/ZnSQDs@Au-Ag NPs表现出优异的PEC性能和对MOF的反向光电流,并与独特的CRISPR-Cas12a系统相结合,实现对双靶点的灵敏检测,这可以为快速准确分析多靶点打开一个新的极性反向PEC传感平台,并能有效避免临床测试中的假阳性结果。

研究要点

要点1.作者基于ZnIn2S4(ZIS)/ZnS量子点对Cu-MOF的极性反转光电流,结合CRISPR/Cas-12a系统,制备了一种用于检测CEA和卡那霉素的通用PEC生物传感器。


要点2.首先,Cu-MOFs作为一种良好的PEC阴极光电流材料修饰电极。然后,将大量ZIS/ZnS量子点组装到Au-Ag纳米颗粒(NPs)上,制备出稳定且高度放大的信号探针,并通过CEA产生的cDNA与电极偶联,导致用于CEA检测的具有切换极性的光电流发生明显变化。此外,卡那霉素与适配体的特异性结合导致CRISPR-AS12a剪切系统的激活,然后,信号探针上的ssDNA被CAS12a系统快速切割,导致卡那霉霉素测定的PEC信号显著降低。


要点3.信号探针可以刚好匹配Cu-MOFs的能级,首次实现了Cu-MOFs的极性反转光电流。由于Au-Ag纳米颗粒的空芯纳米结构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低材料密度,双金属纳米晶体可以大大提高反应速率并提高氧化还原效率。最新开发的ZIS/ZnSQDs@Au-Ag-NPs表现出优异的PEC财产和对MOF的反向光电流,并与独特的CRISPR-Cas12a系统相结合,实现对双靶点的灵敏检测,这可以为快速准确分析多靶点打开一个新的极性反向PEC传感平台,并能有效避免临床测试中的假阳性结果。

来源:传感器专家网